

金秋時節,天高云淡。11月20日,由蘇商會主辦、蘇商學院承辦的吾道書院二期班30多位企業家學員走進祥云樓,現場聆聽達海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南通四建名譽董事長耿裕華傳經布道,共話企業變革、創新與發展。南通四建董事長瞿羌軍、黨委書記張崢峰,副總經理季豪、顧曉峰等參加活動。
蘇商學院·吾道二期班的企業家學員來自長三角多個城市,以中青年新生代企業家為主體。其中少部分學員曾多次聽過耿裕華主席的授課,大多數學員則是第一次走進南通四建。在三個多小時的課堂上,耿裕華主席縱論經濟社會發展大勢,分享創業創新創優心得,暢談人生智慧和心靈感悟,內容涵蓋企業管理、經濟金融、社會人文等領域,就人才建設、質量管控、改制策略等核心問題,結合企業發展的生動實踐,為吾道學員們送上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知識盛宴。與會企業家們聚精會神地聽講,不時記下耿主席的妙言金句。
“南通建筑行業之所以聞名全國,是天時地利人和共同作用的結果,這是一片年輕的土地,居民來自四面八方,他們心靈手巧,吃苦耐勞,一批批能工巧匠從這里走向全國。”活動現場,耿裕華從南通的地理位置、氣候因素、人口構成等方面剖析了南通建筑業發展的特殊淵源,介紹了南通建筑隊伍支援大慶、西藏、新疆并創出“建筑鐵軍”赫赫威名的輝煌奮斗歷程。
“人才是第一資源,是企業發展最重要的因素。企業發展之道,首先是用人之道。”耿裕華說,“企業是什么樣的平臺,就能容納什么樣的人才。”他表示,企業和諧的核心是利益的和諧,而利益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經濟利益,另一方面是權利,包括表決權、選舉權與被選舉權等。合理的制度是實現和諧的保證。他闡述了南通四建的三次成功改制和構建母子公司架構的初衷,詳細介紹了股權流轉和股東進退出機制以及其所迸發出的強勁發展動力。
談及質量創優,耿裕華表示,作為民營建筑企業,南通四建與央企在資金實力、科技水平方面確實存在差距,但我們以質量引領企業發展,實施質量立企發展戰略。斬獲的魯班獎數量全省領先就是南通四建的一張名片,也是南通四建持續健康發展的最好注腳。
企業發展必須與時俱進,采用現代化的管理技術和手段。耿裕華介紹,南通四建通過實施五大平臺戰略,將企業管理的各項基礎數據互聯互通,通過平臺建設,能最終實現系統運行集成化、業務流程合理化、績效監控動態化、管理改善持續化,協調高效地推動企業管理水平再上新臺階。
在互動交流環節,來自大江南北的企業家分別就如何規避企業經營債務風險、混合所有制改革、如何研判房地產行業發展形勢等與耿裕華主席進行了深入交流。